首页 > 职业教育 > 职业教育就业

500万名“蓝领”如何迈过成才“三道坎”

admin 职业教育就业 2021-11-14 13:04:17
陕西教育在线 www.sxeduzx.com

一个技校生,可以拥有怎样的人生?

冯斌没想到,当了多年“蓝领”,自己有一天会走上全国技能竞赛的领奖台,成为“全国技术能手”。

11月5日,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汽车总装配厂调试车间,42岁的冯斌一如往常,调试车辆、排除故障,把好汽车出厂前最后一道质量关。

陕汽的汽车驶出国门、奔向远方。进厂13年,作为汽车装调工的冯斌是见证者,更是参与者。

因为身着蓝色工装,技能劳动者被称为“蓝领”。目前,陕西共有“蓝领”500多万人,像冯斌这样的高技能人才占比不到三成。

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,是关系我国产业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。

然而,“蓝领”在成才道路上必须迈过“三道坎”:

第一道坎:技术更新迭代快,吃老本不管用,不提升职业技能就跟不上时代,随时可能被淘汰;

第二道坎:工作存在“苦、脏、累”的刻板印象,缺乏社会认同,职业获得感、自豪感不强;

第三道坎:职业发展“天花板”低,“蓝领”与“白领”在晋升机制、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落差。

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,破除体制机制藩篱,让更多“蓝领”从容迈过“三道坎”?如何锻造大国工匠、建设“技能陕西”,成就“技能改变人生”的精彩故事?陕西进行了有益探索。

“农民工不能永远是农民工”

给大学生当师傅,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,用计算机建模……初中没毕业的欧明贵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事,如今都实现了。

从普通工人做起,欧明贵一步步成为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钢筋工长。这位来自重庆山区的农民工,18岁就干起钢筋绑扎的营生,一干就是30多年。

11月7日,咸阳迎来晴朗的好天气。在项目工地工作间隙,欧明贵望向自己的双手——阳光下,这双手上布满老茧和疤痕。每一个老茧,都是岁月的印记;每一处疤痕,都是奋斗的勋章。

巧手成就卓越、匠心创造非凡,钢筋绑扎也能“扎”出“花样人生”。30多年专注一件事,欧明贵被评为“全国优秀农民工”,以他的经验为基础的钢筋绑扎法,已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和工法。

“农民工不能永远是农民工。很多人以为建筑工人‘技术含量低’‘只要吃苦就行’,其实不尽然。智能技术飞速发展,对建筑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”陕建集团人力资源部顾问、劳务管理中心主任陈宝斌说。

在企业招聘中,最短缺的便是高技能人才。数据显示,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,也就是说,一名高技能人才至少对应2个岗位。

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,另一方面是企业用工荒,这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,凸显了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不足、结构不优、素质不高的问题。

技能提升,是破解难题的关键突破口之一。

作为制造业大省,陕西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
坚持职业培训与企业转型升级、乡村振兴、县域经济发展“三个结合”;线上培训、以工代训、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方式共同发力;筹集资金33.64亿元,计划培训65万人次以上……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犹如一缕春风,吹开了技能劳动者心头的结,吹来了技能人才大有可为的“春天”。

2021年,是陕西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。工作的成效、政策的红利,反映在建筑工地农民工的笑脸上,体现在服务业劳动者的腰包里,镌刻在一个个能工巧匠的荣誉证书中。

这是时代给予广大技能劳动者的机遇。在这片技能成才的蓝海里,“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”“当技术工人也能出彩”的故事不断被写就,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,不断打磨精湛技艺,提升技能本领,在创新创造中攀登技能高峰。

“值得骄傲的不只是高光时刻”

技能提升只能帮助“蓝领”迈过第一道坎,让他们更揪心的,是社会上那些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偏见。

一把屎,一把尿,当个月嫂还能获得国家表彰?

家政服务员王荣荣“火”了。忙着学家政新知识,做课件,到企业和学校讲课,这几乎成了王荣荣今年工作的日常。

王荣荣是从2020年9月“火”起来的。那一天,在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中,王荣荣获得家政服务员项目金牌。这枚弥足珍贵的奖牌,是陕西在该项目获得的首枚金牌。

站在领奖台上,王荣荣腰板挺得笔直——活了30多年,总算是扬眉吐气了。更让王荣荣惊喜的是,陕西省人社厅还要给予她15万元奖金。

曾经,对于自己的工作,王荣荣并不愿启齿。

2018年,王荣荣进入家政服务行业,做起育儿嫂、月嫂,当年家里就脱了贫。尽管钱挣得不少,可父母认为做家政是“伺候人的活儿”,她也不愿向亲友透露自己的职业。

营养配餐、科学育儿、小儿推拿、全屋收纳……家政服务并不容易,王荣荣“闷声”把工作做到极致。如今,她已成为陕西康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培训讲师。

“值得骄傲的不只是领奖台上的高光时刻,还有社会对我们这个职业越来越高的认可度。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姐妹增强职业自豪感,更有底气说出‘我们就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’。”

这句话,不仅道出了“王荣荣们”的心声,也鼓舞着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上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

“又苦又累”“考不上高中才上技校”……“重学历、轻技能”观念之下,对技能劳动者的刻板印象普遍存在。

实际上,技能人才关系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,也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。大国工匠精益求精,助力星辰大海的征途;服务业劳动者默默坚守,擦亮美好生活的底色。

首届全国技能大赛、首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以及“中华技能大奖”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陕西省首席技师”“三秦工匠”……从全国到陕西,一系列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,让新时代技能劳动者凭借过硬本领收获无限荣光,也让他们走到聚光灯下、走入大众视野,加快形成社会重视技能、崇尚技能的氛围。

“蓝领”也能评工程师

进了工厂,就只能当一辈子工人?并非如此!

11月8日,得知陕西出台政策,将“两类人才”职业发展贯通的领域从工程扩大到农业、艺术、体育等领域,张伟涛非常兴奋。

政策的突破,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发展轨迹,这句话张伟涛深有体会。

45岁的张伟涛在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工作,在技术创新方面小有成绩。

“2013年,在生产一线的技能岗位干了10多年之后,我转到技术岗位寻求新的发展方向,但是评职称只能‘从零开始’。2019年,得益于职业发展贯通政策,我的职称评审更顺畅了。”张伟涛回忆,手握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他参加了工程师评审,最终顺利通过。

长期以来,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分属不同的评价体系,存在无形“壁垒”。

职业发展贯通,一方面从横向搭建起人才发展“立交桥”,让“两类人才”拥有更广阔的路径选择;另一方面从纵向冲破人才成长“天花板”,建立起高技能人才成长“快速通道”。

“蓝领”也能评职称,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身份的打破和平等的建立。这道坎迈过去了,才能真正让高技能人才既享受高收入有“里子”,也得到社会尊重有“面子”。

技能提升缓解“本领恐慌”、奖牌荣誉消除“刻板印象”、职称改革打破成长“天花板”,迈过成才这“三道坎”,为实现人生出彩而奋勇拼搏,迎接技能人才的,是一个海阔凭鱼跃的广袤天地。


责任编辑:张 言
陕西教育在线 www.sxeduzx.com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本文地址:/zhiyejiaoyu/zhiyejiaoyujiuye/2021-11-14/1067.html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教育强国-阔步前行 立德树人 优先发展

陕西教育在线

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610号

统计代码 | 陕ICP备2024022389号-1

Powered By 陕西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

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

感谢昊网软件技术支持